科研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科學研究 >> 科研動态 >> 正文

第一屆民族地區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領的民族地區教師教育學科建設

發布日期:2024年11月21日 16:04    作者: 黃歡甜  編輯:樊華  點擊:

11月9日下午,第一屆民族地區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領的民族地區教師教育學科建設”在我校東校區育師樓A301-302成功舉辦。本次論壇由我校教師教育學院院長謝清理、百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楊秀富主持,13位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分享自身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

在本次平行論壇中,各位專家學者緊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領的民族地區教師教育學科建設”主題,展開深入而廣泛的探讨與交流。其中,我校教師教育學院院長謝清理通過回顧我國幼兒園課程評價研究的曆史,闡述我國幼兒園課程評價研究從早期到現在的發展軌迹,指出幼兒園課程評價實踐中的優點和不足。南甯師範大學師園學院劉國紅從《中國美術史》課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和美育資源探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進行跨學科領域的思考,不斷完善教學方法。梧州學院王小玉立足廣西地域文化,從廣西高校視角出發,研究《廣西民族民間舞蹈課程》課程的構建。廣西崇左市大新縣教育局教研室陳宏飛提出語文課程可以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及學生終身發展打下基礎,邊境縣語文育人可以從挖掘語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思想情感得以升華;營造溫馨的語文課堂,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陣地的育人作用等四方面入手。廣西師範大學教育學部胡錦霞協同我校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院長陳慶文通過問卷調查、訪談、觀察和文獻分析開展研究,了解廣西邊境地區基礎教育教研員隊伍建設面臨的現實困境,并依據實際情況提出要構建“自治區級教研機構+高等學校+邊境教研室”的高标準教研協作體系。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師李龍針對将邊境民族地區特殊地理位置與多元民族文化和藝術教育融合進行研究,探索邊境民族地區藝術教育的新模式,力求提高藝術課程的教學質量。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李丙傳、張中兩位學者通過探讨中國農民畫與多民族性生成邏輯關系、中國農民畫與民間美術賦能轉化共振點,指出對中國農民畫要實施長遠文化保護,關鍵要從民俗機制作為切口,須借鑒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的傳承保護理念,是當下接脈中國農民畫文化實踐多民族性出口的有效路徑。廣西民族師範學院王波平提出加強邊境學校内涵發展,傳統文化、國防教育和民族團結,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主題内容。建設美麗邊關校園,鑄魂、固邊和護園,是學校文化建設的生成邏輯。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李春霞分享了聚焦于真實情境下師範生學習和實踐的研究,探索基于真實情境實踐取向的教師教育教學改革。玉林市玉州區第六實驗小學李春紅讨論了圍繞“什麼是科學實踐,其知識特征是什麼,科學實踐如何運作”的問題,重新審視以語言為中心的知識觀,并探索科學實踐與科學建模之間的聯系。銅仁學院教育學院楊秀琴針對我國基礎教育特色化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需要從轉變基礎教育發展理念、轉換工作重心、推進教育改革等方面入手,深化基礎教育特色化建設,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