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下午,第一屆民族地區教師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平行論壇三“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引領的民族地區教育家型教師培養與發展”在我校東校區育師樓A303-304成功舉辦。本論壇由我校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教師倪峥博士、廣西教育雜志社盧建龍主持,12位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分享自身研究成果及實踐經驗。
在本次論壇中,專家學者緊扣論壇主題,共同探讨與分享有關民族地區教育家型教師的培養與發展。其中,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朱婷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中教師使命的時代背景、使命意蘊、使命表征、行動路徑四個方面展開話題,初步探讨教師的時代使命與行動路徑,強調教師需做到:一是學理精研與實踐深耕互動,共築認知根基;二是以德立教與以情育人協同,驅動情感共鳴;三是建設導向與批判啟思并進,鍛煉堅定意志;四是顯性傳授與隐性熏陶統一,激發行動自覺。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教育系燕展以《鄉村小學教師心理資本對工作投入的影響:教師主觀幸福感的中介作用》為題,探究鄉村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在心理資本和工作投入之間的中介效應。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陶宜從民族邊境地區教師的重要性出發,講述民族邊境教師對民族邊境地區的教育貢獻、對民族融合的作用、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強化、對社會穩定的作用。甯明縣教育局符顯浩以甯明縣中小學教師為例,探索提升邊境地區鄉村教師隊伍課堂教學能力的策略,有效提升邊境地區鄉村教師隊伍的課堂教學能力,促進邊境地區鄉村教育的高質量發展,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内江師範學院劉婕分享探讨如何精準推進高效的民族邊境地區鄉村學校藝術教育教師隊伍建設,通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相關政策跟進、特色文化浸潤,助推民族邊境地區鄉村學校藝術教師用“智”育才路徑,以高素質專業化的鄉村藝術教師隊伍,破解民族邊境地區鄉村藝術教師隊伍建設三大難題,促進民族邊境地區鄉村藝術教育公平,推動民族邊境地區鄉村美育教育優質均衡,助推民族邊境地區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