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要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要聞 >> 正文

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赴盛夏之約,有“候鳥”相伴

發布日期:2024年07月26日 11:57    作者: 劉志湘、李欣怡  編輯:樊華  點擊: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行動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為使廣大青年學子通過社會實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施展才華,7月14日至7月24日,由英国正版365官方网站青年學子組建的“鄉村振興·大候鳥”志願服務團前往玉林市興業縣小平山鎮寬暢小學和寬暢村村委開展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動,在支教之餘還進行鄉村調研、助農收割等活動,充分彰顯“鄉村振興,‘候鳥’常在”的服務理念,以青春力量助力鄉村教育事業發展。

盛夏之約,“大候鳥”又來了

7月15日早上,志願者們有序組織學生及家長進行報道注冊工作。有位前來注冊的家長說道:“前段時間聽說玉師教科院的老師們今年暑期又來支教了,家裡的孩子很高興,今天終于盼到你們來了。”

“鄉村振興·大候鳥”大學生志願服務團隊自2015年成立以來,定期奔赴興業縣小平山鎮等地,與當地村委、小學建立長久的合作關系。大學生志願者們發揮小學教育、應用心理學等專業特長,為留守兒童、進城務工工人的子女等帶去手工、書法、科普、團體心理輔導等特色教學活動。校地合作的模式,為共同推進鄉村教育事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添磚加瓦。

(志願者在有序組織學生及其家長進行報道注冊工作)

開學第一課,多彩課堂正式開啟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迎接新同學,志願者們精心準備“開學第一課”,利用備課的間隙,在教室的黑闆上畫好了一幅幅圖文并茂的闆報,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融洽的課堂氛圍。同時,志願者們在各班通過有趣的遊戲環節讓學生進行自我介紹,讓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在遊戲中相互認識,打破心理鴻溝,學會共處;也鼓勵孩子們多發言表達,積極競選班委,鍛煉他們的膽量膽識,多彩支教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志願者在開班第一課上組織學生們進行自我介紹)

系列暑期特色課程,點亮鄉村孩童多彩假期

為期十天的愛心支教活動,“大候鳥”團隊準備了書法、體育、手工、舞蹈、團體心理輔導等系列特色課程。書法練習課上,孩子們聚精會神,在提按頓挫、一筆一劃中,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在練習中修身養性;在團輔活動中,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小遊戲來了解小學生的思想狀況,鼓勵和引導他們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他們相信自己、關心他人、關注社會。手工課上,志願者與學生共同發揮想象力,圍繞綠色環保的主題,利用塑料瓶等廢棄材料制作環保垃圾分類箱等;舞蹈課上,志願者向學生講解舞蹈動作要領,學習氛圍歡樂熱烈。

科學實驗小課堂,下沉鄉村盡展科普魅力

此次支教活動,志願者們還邀請學院學生團隊——STEM科普團隊來到寬暢小學,給學生帶來一場精彩、有趣的科普活動。

科普課堂上,STEM科普團隊成員先向學生們講解古人汲取井水的原理,向學生們展示操作簡易的模拟裝置,再鼓勵孩子上台操作,學生在學中思索,在做中感悟實驗原理。體驗完後,一名學生表示:“回去我要嘗試自己制作一個小小的灌溉工具,讓我種的小植株更快更健康地成長。”

(科普團隊成員和學生一起操作灌溉模拟器)

知識宣傳進鄉村,有愛無艾共享健康

為築牢健康防線,志願者們來到寬暢村村委及附近的村民家中,向村民們發放防艾的小冊子和調查問卷,以提高公衆的認知水平、減少感染風險,以求在知艾中防艾,擁抱健康,共享健康人生。

(志願者在寬暢村村委向村民發放防艾宣傳小冊子和調查問卷)

農忙正當時,紅色亮光助豐收

利用支教空餘間隙,在寬暢村村委支書、主任的帶領下,志願者們前往玉林市興業縣小平山鎮寬暢村附近的貧困、缺勞農戶稻田裡協助收割稻谷。經主任簡單地介紹收割稻谷流程後,志願者們便一頭紮進了稻田中。光着腳,踏着軟糯的泥土,志願者們有的揮動着锃亮鐮刀,将簇簇稻禾放倒;有的化身一名搬運工,将剛收割的稻禾搬送到打谷機旁;有的在村委會幹部的指導下,将稻穗放進打谷機裡,顆顆稻谷瞬間收入袋中。志願者們從一開始的茫茫然,到互相分工、相互配合。和志願者們一同勞作的主任誇贊到:“你們學得真快!”稻谷收割工作有序進行着,金黃的陽光也漸漸灑在大家落滿汗水的臉上,豐收時節的稻田上展現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志願者們協助當地農戶收割稻谷)

結課典禮多缤紛,炎炎夏日熱情不減

志願服務活動的最後一天,“鄉村振興·大候鳥”志願服務團聯合寬暢小學、寬暢村村委一起在村委小舞台上舉辦結課典禮。典禮上,學生們跳動着輕快的身姿,放開歌喉,還有手工、書法、樹葉畫等作品的走秀。在灑滿夏日陽光的舞台上,孩子們認真表演的神态,整齊劃一的動作,家長和老師們紛紛鼓掌,為孩子們精彩的表演歡呼喝彩。

一位家長表示:“這幾天真是辛苦支教老師們了,不僅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台上表演,而且表演得這麼好,我感到很欣慰,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夠常來。”

(學生們在結課典禮進行節目表演)

(結業大合影)

(攝影:劉志湘 徐然 韋鳳英 李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