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我院與玉東新區第七小學開展英語、語文聯合教研活動。玉東新區第七小學校長周佳、學校領導及全體語文、英語教師,我院副院長金康彪、倪峥博士、梁譯芳老師、龐慧燕老師及外國語學院覃幼蓮教授參加此次聯合教研活動。
活動在玉東新區第七小學教師謝開怡的英語彙報課中拉開帷幕。她執教的内容是閩教版五年級下冊《Unit3 Zhong Nanshan》。課堂中,她以猜英雄的繞口令引出鐘南山,讓學生觀看視頻并尋找設定問題的答案,對比鐘南山現在和過去的狀态,以此講解一般過去時的語法。然後讓學生朗讀課文,觀看英雄圖片談談感受,并讓學生談論李蘭娟。英語彙報課結束,玉東新區第七小學教師謝珊珊展開語文彙報課。她執教的内容是部編版一年級下冊第十課《端午粽》。課堂中,她以猜節日導入,采用遊戲、兒歌形式教識字寫字,帶領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課文分段精講,并展示真實的箬竹葉讓學生聞、摸和嗅,觀看包粽子的視頻了解其步驟,并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與親人在端午節做粽子的故事。
活動第二項是圍繞課例展示進行深入研讨,由周佳主持。活動上,周佳對我院和外國語學院領導教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期盼年輕教師能夠創新教學模式,不斷進步。授課教師謝開怡自述:她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一般過去時語法,教學思路是語篇教學。與此同時,教師們各抒己見,點評課例展示的優缺點,并提出改進意見。覃幼蓮從上課素材、情感培養、聯系生活等方面肯定這一節課的成功之處。同時指出該課不足之處在于内容容量大、教學思路不明确、教學重點不突出、教學目标未達成、教學任務難度大等問題。龐慧燕指出謝開怡可以從明晰上課課型、減少問題設置、精減教學任務、闆書設計等方面進行改進。授課教師謝珊珊自述:該課教學目标在于識字和寫字以及了解包粽子的過程,教學重點在于識字,教學難點是讀懂長句。倪峥指出應該讓學生明确哪些句子為長句,朗讀長句的方法,另外可以展示各種類型的粽子而非箬竹葉,以此更吸引學生。梁譯芳認為教師不應該漏讀課文、問題設置要精準、課件指令要明确。
金康彪表示,第一次的聯合教研活動,促進了雙方教研能力的提升,以後還會有更多學科的教研交流活動。周佳對我院和外國語學院教師的指導表示感謝,并希望以後還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